古經拼接述作文(人本)


禮記禮運篇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

【兵家】《六韜‧文韜》文師篇3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難、救人之患、濟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歸之。與人同憂同樂、同好同惡者,義也;義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惡死而樂生,好德而歸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歸之。

《尚書‧周書‧蔡仲之命篇2........。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為善不同,同歸于治;為惡不同,同歸于亂。

《孟子》萬章篇上5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此之謂也。」

繁露》玉杯篇2《春秋》之法,以人隨君,以君隨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義也。........

繁露》堯舜擅移、武不專殺篇:……..?且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

《尚書‧夏書‧五子之歌篇2其一曰:「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孟子》盡心篇下60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孟子》離婁篇上9篇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孟子》滕文公篇上3滕文公問為國。孟子曰:「………。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及陷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孟子》告子下22: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

《孟子》離婁上1:孟子曰:……..「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孟子》梁惠王下14:曰:「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與?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

繁露》權:……..。聲有順逆,必有清濁,行有善惡,必有曲直。故聖人聞其聲則別其清濁,見其形則異其取直。於曲之中,必見其直;於直之中,必見其曲。於聲無小而不取,於形無小而不舉。不以著蔽微,不以眾掩寡,個應其事以致其報。黑白分明,然後民知所去就,民知所去就,然後可以致治,視為象則。……..

《孟子》公孫丑下10: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