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黃歲月(財)

  『Wealth』是一個英文單字,代表著具有正面不管是無形不可估量或有形以度量衡計算價值,中文相似意思的詞大概能釋為『財富』,無形財富可以為健康、人脈、思維、文化等等;有形財富可以為資產、產物、遺物、貨幣等等。想要成功穫取財富,必須學會思辯,謹慎訣擇目標,自信主動行動。
       無中生有與儲蓄習慣是生存上未雨綢繆概念,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無法取得食物會飢餓,無法取得飲水會口渴,營養水份不足易虛脫,長期未吸養分會致死,身體強度和心中思想往往在進化契合上遇阻,文明每邁進ㄧ步增加的挑戰也越多,若要存活在地球上就要拼命儲備有關續命的力量與智慧。
       今天,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質量要求更多,而生命質量也越來越受人們重視,我們知道健康長壽是最簡單累積財富方法,累積財富意義也是幫助個人健康長壽。物質上需求大致歸類食衣住行育樂醫財,心靈上尋求大致可分宗教或哲學或人文思想等等領域。
       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創造財富,能持續不間斷提升製造財富技能與知識,不只是單靠某項發明或思維,而是集體合作創造出難以想像理解的「財富系統」,在《第五項修練》ㄧ書中能理解系統思考貴為現代基礎自律思維重要性。若要把財富整理成系統概念,以能夠產生經濟剩餘為主要元素構成可分為三波段,歷史第一波文明從農業耕耘為基礎使聚落生存生活過的豐衣足食得以繁榮,十八世紀第二波革命為工業時代以勞力資本帶起物質技術無限的改良或進化,現在正發生第三波變革是知識經濟以維基經濟學所構成分享合作文化平台。

       社會思想學家Alvin Toffler著作《財富革命wealth3.0》一書中的3.0是為財富革命3元素:
一、(時間×重置)-速度勝過一切-
商業界快速朝即時化發展,人們運用時間則愈來愈個別化、彈性化。同步化與非同步化之間的緊張升高,時間與生產力的關係愈來愈小,人類控制、測量、劃分時間的能力已讓新時間觀誕生。
二、(空間×延伸)-不斷拓展極限-
財富創造之處已隨財富流動性的提高而改變,影響未來的工作、商機、投資、企業、市場與日常生活。亞洲興起、去全球化、再全球化、國界消失、虛擬世界、太空探索、延展個人空間……
三、(知識×力量)-非實體的強大-
不消耗,無衝突,密集化,易結合,易散播,可攜帶。知識不再是經濟交易中的輔助角色,其無形特質讓實體產品的產銷規則不再適用。唯有掌握知識的特性與優勢,才能掌握知識性資產的無窮潛力。
       在優勝劣汰競爭環境下,現代人的步調越來越快,而且不是ㄧ件事做完再做另一件,而是許多事ㄧ起做,這彰顯時間運用、勞動型態、社交朋友、家庭關係....等等出現重大改變與挑戰。許多人會因魚與熊掌難以兼得感到困惑痛苦,新的負擔除來自有償或無償勞動外,很多人還拼命從事其他能賺取財富的身心勞動,真正富翁從古至今都是朝著魚與熊掌可兼得的思維增加個人或他人財富。
       如果說知識是財富革命核心元素之一,個人知識取得能改變週邊組織經濟上的文化,蝴蝶效應後便能直接影響貨幣經濟的進化。產銷合一是未來趨勢,然而要了解產銷合一意義,就必須看清楚有形與無形經濟之間豐富而複雜的關係,未來無形推動著有形經濟並結合才算構成完整的財富思考系統。
      近三世紀以來,工業革命的確帶來前仆後繼無止盡的生產動能、知識累積與創新,創造了驚人有形財富。但是,這也使人類在無形經濟體和地球環境付出了難以估算的代價,此時先進國家未必能繼續保住原本享有的安定與繁榮,反而越來越多人對未來恐慌不知所以,對於下一代表示擔憂。我們個人必須自覺擺脫財富第二波工業革命造就的思考系統、舊有模式、方法與制度,否則將面臨自身生活機制癱瘓、甚或崩潰的危險。
       在舊模式中,角色與責任劃分明確,在維基經濟的新世界裡,部門與機構的界限變得模糊。非營利組織運作宛如新創企業,企業漸漸承擔某些政府功能,政府陷入勢力與反勢力的網絡中。雖然,許多人也認知到政府、企業、非營利組織和公民通力合作時,可以更快速達成階段性目標目標,但仍不了解以維基組織的概念形態是如何協力合作使不同單位形成夥伴關係。
        對個人而言維基組織概念是令人興奮的,能夠以往昔不可能的方式參與生產創作,為大規模的文化、政治與經濟體系創造價值。對不同規模的企業而言,集體協作提供了利用外界知識、資源與人才以提高競爭力和成長的無數途徑,利用知識的爆炸、通力合作和商業創新,促成更富足的生活與社會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