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Lu葫蘆

  • 首頁
  • 雜記
    • 泛黃歲月
      • 修
      • 家
      • 財
      • 食
      • 想
      • 健
      • 權
      • 穿
      • 遊
    • 萬法自然
      • 夏學
        • 古經
          • 古經拼接
        • 夏學資訊網(站外)
          • 奉元書院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
      • 基督
        • 三大信經
        • 聖父
        • 聖子
        • 聖靈
        • 基督資訊網(站外)
          • IIIM基督學免費資源中心
          • 信望愛信仰與聖經資源中心
          • GOODTV網路隨選視頻
          • 臺灣召會-線上聖經恢復本
    • 綜合市調
    • 殤之記憶
  • 食
  • 衣
    • 個人形象
      • 概念
  • 住
    • 觀察記錄(連結分站)
    • 裝修
      • 裝潢
      • 建材
      • 修繕
    • 傢俱
      • 燈扇
      • 桌椅
      • 廚衛
      • 收納
      • 寢具
  • 行
    • 運動
      • 登山健行
      • 重量訓練
    • 旅遊
      • 路線地圖
      • 觀光景點
      • 地標文物
      • 露營旅宿
    • 代步
      • 踩踏自轉
      • 四輪驅動
      • 軌道鐵路
      • 航空飛機
  • 育樂
    • 圖書
      • 書冊愚旅
        • 獨立書店
        • 連鎖書店
        • 網路書店
      • 電子e書(站外)
        • 百科e書
          • 維基百科
          • 百度百科
          • MBA智庫百科
        • 辭典e書
          • 國語辭典(教育部)
          • 成語詞典(教育部)
          • 異體字典(教育部)
          • 小學堂(學術共建)
          • 活用大辭典(遠流)
          • 漢典(華人共建)
          • oxford(牛津線上)
          • collons(格林線上)
          • dictionary.com(Einglish)
          • Google翻譯頁面
        • kingnet國家醫藥網
      • 個人成長
        • 啟蒙
        • 修身
        • 養性
        • 財商
        • 溫故
        • 知新
      • 遠流
        • 綠蠹魚
          • 文學
      • 其他出版社
        • 預防醫學
          • 筆記本
          • 新陳代謝
    • 磚積
      • 樂高LEGO
      • 積建塑形
      • 磚塊零件
      • 磚業積品
    • 票卷
      • 選股淺記
      • 有價票卷
      • 郵票
  • 較新文章
  • 關於
●易簡(簡易)
《周易》繁辭上6:夫易,........。
《周易》繁辭上6:........以言乎遠,則不禦;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周易》繁辭下6:........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
《周易》繁辭上6:....廣矣大矣........。
《周易》繁辭上6:........廣大配天地........。
《周易》繁辭上8: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恆易以知險........。
《周易》繁辭上6:........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
《周易》繁辭下1:........確然示人易矣........。
《周易》繁辭上8:........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恆簡以知阻........。
《周易》繁辭上6:........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
《周易》繁辭下1:........隤然示人簡矣........。
《周易》繁辭上11:........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
《周易》繁辭上10:........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
《周易》繁辭上11:........以定天下之業........。
《周易》繁辭上10:........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
《周易》繁辭上11:........以斷天下之疑........。
《周易》繁辭上10:........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周易》繁辭上1:........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

●易準(不易)
《周易》繁辭上10:........寂然不動........。
《周易》繁辭下2:........仰則觀象於天........。
《周易》繁辭上1:........在天成象........。
《周易》繁辭上12:........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
《周易》繁辭下3:........象也,象也者像也........。
《周易》繁辭上12:........是故謂之象........。
《周易》繁辭上5:........成象之謂乾........。
《周易》繁辭下2:........俯則觀法於地........。
《周易》繁辭上12:........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
《周易》繁辭下2:........與地之宜........。
《周易》繁辭上1:........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周易》繁辭上12:........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
《周易》繁辭下10:........道有變動,故曰爻........。
《周易》繁辭下3:........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
《周易》繁辭上11:........制而用之,謂之法........。
《周易》繁辭上5:........效法之為坤........。
《周易》繁辭上8: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周易》繁辭上10:........感而遂通........。


●易善(交易)
《周易》繁辭上10:........易無思也,無為也........。
《周易》繁辭上1:易則易知,簡則易從........。
《周易》繁辭上5:........生生之謂易........。
《周易》繁辭上5:........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
《周易》繁辭上1:........易知則有親,........。有親則可久,........。可久則..賢..德........。
《周易》繁辭上5:........日新之謂盛德........。
《周易》繁辭上1:........易從則有功。........,有功則可大。........,可大則..賢..業........。
《周易》繁辭上5:........富有之謂大業........。
《周易》繁辭上5:........盛德大業至矣哉........。
《周易》繁辭上7:........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而易行乎其中矣........
《周易》繁辭上5:........顯諸仁,藏諸用........。
《周易》繁辭上6:........易簡之善配至德。

●易變(變易)
《周易》繁辭下10: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周易》繁辭上2:........三極之道也........。

《周易》繁辭下10:........,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周易》繁辭上2:........六爻之動........。
《周易》繁辭下10:........兼三材而兩之........。
《周易》繁辭上5:一陰一陽........。
《周易》繁辭下10:........故六六者........。
《周易》繁辭下10:........爻有等,故曰物........。
《周易》繁辭下9:........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
《周易》繁辭下9:........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周易》繁辭下9:........初辭擬之,........。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
《周易》繁辭下10:........參伍以變,錯綜其數........。
《周易》繁辭上1:........動靜有常........。
《周易》繁辭下8:.......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无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
《周易》繁辭下2:........易窮則變,變則通........。
《周易》繁辭下1:.......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周易》繁辭上1:........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周易》繁辭下1:.......變在其中矣........。
《周易》繁辭下10:........物相雜,故曰文........。
《周易》繁辭下10:........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
《周易》繁辭下10:........文不當,故吉凶生焉........。
《周易》繁辭上11:........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周易》繁辭下5:........「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周易》繁辭上9:........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
《周易》繁辭下5:........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周易》繁辭上11:........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周易》繁辭上11:........四象生八卦........。
《周易》繁辭下1: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周易》繁辭上11:........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周易》繁辭下10:.......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
《周易》繁辭上9:........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
《周易》繁辭上11:........神以知來,知以藏往........。
《周易》繁辭上8:........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懮。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體。
《周易》繁辭上8:........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
《周易》繁辭上5:........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周易》繁辭下5:........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周易》繁辭下6:........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周易》繁辭上12:........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无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儒家的「天下為公」是以人與人之間連接起的善念共識相互交織而成的天下,先有己心繫人人,後有人人相助己,是謂大同。己是獨立人,是血脈族親,是同宗同源,是社會組織。懂得與時俱進的是領導者,最先領導的是自己,學習的志向必是良能帶賢德,威信有親和。

天下視野自然是眾人視野,天下聲音自然是眾人聲音,天下心意自然是眾人心意,那麼己隨領導者,領導者跟隨著天道。天下是眾人,不是帝王,是眾人樹立帝王來領導眾人。為善德者,可使天下安居樂業,天予之;為惡賊者,天下民不聊生,天奪之。

天下是眾以人民最為貴,組織領導者是天授予故次之,獨立人是最小單位所以為輕。領導者危害了組織,就改變領導者,按照現行制度,上行下效,按部就班,仍然成效不彰,那就改變制度。

古代殷商就是因為桀紂心中無人人,也就失去了人人,失去了人人必定失去眾人心,失去了眾人心殷商才以被覆滅。所以周朝建立之後有祖訓提醒後代領導者要與眾人親和,心中不可把眾人當成下等,眾人之心是天的根源,根源鞏固天下就會太平。

人民有可以持之以恆的耕土,就會思考如何持之以恆,若沒有可以持之以恆的耕土,則人民就會三心二意難以有互相信任的信心。如果沒有穩定可永續的耕土使眾人生活存續,那麼就會成為危害眾人的惡源,各自獨立,互相傷害,最後淪為罪惡。最終天崩而人分,地裂而人散。

如果眾人間有互相信任的信心,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人,人之本在己,己之本在心,如此串起了『天下國家』。在遵行制度法律上恪守本心就是一位心系人人的領導者。

非獨立人性質的領導者在任用賢良時,身邊的人都說某人好,先停看聽,眾人都說好,然後考察他;見到他確實好,在認為他好。身邊的人都說某人不好,先停看聽,眾人都說不好,然後考察他;見到他確實不好,在認為他不好。有組織就會有階級,有階級就會有權和利,如果沒有妥善的安排就會讓組織惡性競爭,離德離心,必須小心謹慎。

心系眾人的領導者能理解一體皆有兩面,有順己之聲也有逆己之聲,順聲分清濁,逆聲亦分清濁,有善行之舉也有惡行之舉,善舉或有曲解,惡舉或有耿直。

不管是否先天的條件優渥時機,後天的努力創造地勢,都不如以人為本的互信。心系眾人的領導者得到助力就多,心無眾人的領導者得到助力就會少,失去人心的助力會越來越少,甚至連親朋好友都會遠離;得到人心的助力會越來越多,眾人也會更加信賴。以眾人所信賴的和親朋好友都會遠離的作對比,差別是明顯可以知道的。所以得到人心的領導者不爭度便罷,如果要與失去人心的一方爭度是必定獲得勝利。


《禮記》禮運篇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

【兵家】《六韜‧文韜》文師篇3: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難、救人之患、濟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歸之。與人同憂同樂、同好同惡者,義也;義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惡死而樂生,好德而歸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歸之。

《尚書‧周書‧蔡仲之命篇2》:........。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為善不同,同歸于治;為惡不同,同歸于亂。

《孟子》萬章篇上5: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此之謂也。」

《春秋繁露》玉杯篇2:《春秋》之法,以人隨君,以君隨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義也。........。

《春秋繁露》堯舜不擅移、湯武不專殺篇:……..?且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

《尚書‧夏書‧五子之歌篇2》:其一曰:「…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孟子》盡心篇下60: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孟子》離婁篇上9篇: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孟子》滕文公篇上3:滕文公問為國。孟子曰:「………。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及陷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孟子》告子下22: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

《孟子》離婁上1:孟子曰:……..「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孟子》梁惠王下14:曰:「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與?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

《春秋繁露》保位權:……..。聲有順逆,必有清濁,行有善惡,必有曲直。故聖人聞其聲則別其清濁,見其形則異其取直。於曲之中,必見其直;於直之中,必見其曲。於聲無小而不取,於形無小而不舉。不以著蔽微,不以眾掩寡,個應其事以致其報。黑白分明,然後民知所去就,民知所去就,然後可以致治,視為象則。……..。

《孟子》公孫丑下10: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截圖時間為2019/5/24,簡體字是百度百科,繁體字是維基百科,搜尋關鍵字都是"政治"兩字
上圖維基百科和百度百科截圖內容,有三個共通點,首先中國清末之前的「政治」概念與西方古希臘始端的系統政治學含意是不同。次之以國父孫中山把西方文明的Politics用「政治」來翻譯。末點中國古代和孫中山都是把政和治分開來解釋含義。

漢字來自中國古代,如古代和孫中山的說法結合才能比較有文化連接性,結合後或許會是這樣敘述:「政就是眾人之事,眾人之事含有權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就是管理眾人和教化眾人,兩者結合即是政治」。

《論語》為政篇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古人以三十年為一世,十世相當於三百年。「世」可以用「時」角度來理解;「禮」還有「事」的含義,「事」即包含著社會的制度、經濟、文化等等各方面,最大的「事」莫過於制度更迭,古時即改朝換代。在儒家出現之前,真正意義上的制度朝代已有夏、殷、周三代,殷取代夏,周取代殷,世事多變的歷史,影響著每個社會人的思想。殷代的制度文化是從夏代那裏繼承發展而來的,是在夏代制度的基礎上去掉不合時宜的事,增加適合當時執政者所認之事,這樣的變化同樣,周代的制度文化也是從殷代繼承發展而來的,經過損益,其變化至後世歷朝歷代的更迭,便有跡可循,未來的制度就是現在的去蕪存菁方向而展開。

所謂政,領導者以正(直)做為表率。政必先正己,以正(直)為表率才能管理眾人,若身不正,又怎能讓群衆身正?以德施政,領導者就如太陽恆星,追隨者亦如行星公轉,再引動衛星圍繞,宇宙星系就如此自然而成。


《論語》為政篇: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論語》子路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為政篇: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超譯者:白取春彥
翻譯者:楊明綺
出版日期:2012/09/27初版
出版社:商周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開本:約13.4×19.7cm 
裝幀:精裝
ISBN:978-957-272-220-6
頁數:272頁
參考文獻:《人性的,太人性的》、《曙光》、《權力意志》、《愉悅的知識》、《偶像的黃昏》、《叔本華》、《善惡的彼岸》、《各種意見與箴言》、《漂泊者及其影子》、《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玩笑,欺騙與報復》


--------------------------------------------------------------------------------------------------------------------------
心得摘錄:非尼采真實述作,僅摘錄該書勵志共鳴段落以自改編的心得筆記。
--------------------------------------------------------------------------------------------------------------------------

作者:陳漢昇
出版日期:2017/08/初
出版社:博碩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開本:約19×26cm
裝幀:平裝
ISBN:978-986-434-229-7
頁數:368頁

《序》電子商務是一種現代化的經營模式,就是利用網際網路進行購買、銷售或交換產品與服務,並達到降低成本的要求,隨著網路通訊基礎建設日趨成熟,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的交易模式,促使消費及貿易金額快速增加。而網路行銷可以看成是企業整體行銷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為實現企業總體經營目標所進行,網路行銷是一種雙向溝通模式,能幫助無數在網路成交的電商網站創造訂單、創造收入。

--------------------------------------------------------------------------------------------------------------------------
心得摘錄:這僅是我目錄摘錄,用此簡易方式紀錄該書的大鋼
--------------------------------------------------------------------------------------------------------------------------

較舊的文章 首頁

Popular Posts

  • 泛黃歲月(家)
     剖析『家』這個字,是代表居所名詞?是代表共同生活親屬概念詞?是代表學術流派敬詞?是多元意勢型態形容詞?在二十一世紀初始以上答案皆「是」。從人類繁衍進化過程中每個文明都擁有不同生態的「家文化」,十九世紀末代開始中華各種文化受到歐美物質文化影響,儒學崇尚的家道思想被批判淪為封建...
  • 三大信經(使徒信經)
    根據教會傳統,使徒們最後一次聚集在耶路撒冷,準備到世界各地傳福音,每人寫一條信仰原則,十二個使徒寫完後就握手分別,從此大家沒有機會再見面,一個一個為主殉道,一個一個被殺在遙遠的他鄉。 雖然很多人以為使徒信經是由使徒寫成的,但後來證實使徒信經是在最後一位基督使徒聖約翰亡故後才逐漸...
  • 三大信經(亞他那修信經)
    亞他那修信經 拉丁語原文 漢語譯文 Quicumque vult salvus esse, ante omnia opus est, ut teneat catholicam fidem: Quam nisi quisque integram inviolatamque...
  • 三大信經(尼西亞信經)
    《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中文又譯做尼吉亞信經或奈西亞信經),是傳統基督宗教三大信經之一。尼西亞信經是尼西亞大公會議有關基督宗教信仰的一項基本議決。這個議決主張子是「出於真天主而為真天主,被生而非受造,與天主父本質相同,確定了聖父、聖子、聖神為三位一體的天主,本質相同。接受並且...
  • 泛黃歲月(修)
      中華文化思想方面可追朔到華夏文明中周朝一本流傳至今的經書-『易經』,歷史考究上目前訊息來自於周文王的思想『易』,能成經書關鍵在其子周公旦(即現代依然常說到的夢周公)。自周室王權衰落,進入史實著名春秋戰國時代,造就諸侯爭霸百家爭鳴,打破了原本既存政治體制,這一時期有思...
  • 泛黃歲月(健)
            健康是指生物的功能性和代謝效率的平衡,身理和心理或生活環境面臨挑戰時,適應性及自我管理的良性循環;。因外部危害以致打破既有健康平衡而死亡,目前任何生命體除了已知的燈塔水母此一物種發現有返老還童特性,幾乎所有大眾已知物種都會衰老致破壞生命體內部平衡而死亡...
  • 泛黃歲月(穿)
    時代的演變,人類總體文明使得人人幾乎皆有不同程度服飾可穿戴。在自然條件下,用天然非化學材質的服飾約數十年內自然風化分解,因此過去現在未來的學者們顯然不可能得到"人類是從何時開始懂穿戴服飾?"這一問題答案。然我們卻可以反思"人為何需要或想要穿戴?...
  • 泛黃歲月(食)
           人體與大自然最直接的關係是食物、空氣、水,而乾淨的食物來自健康的農業含蓋農耕和畜牧漁以及山林。令人擔憂的是原本意在拯救生命的科技,如今竟成為現代疾病的根原之一。肥胖、糖尿病、心臟病的盛行,可跟企業化農場的玉米、黃豆、小麥等等過度生產有關;細菌、病毒、真菌抗藥性普...
  • 泛黃歲月(財)
      『Wealth』是一個英文單字,代表著具有正面不管是無形不可估量或有形以度量衡計算價值,中文相似意思的詞大概能釋為『財富』,無形財富可以為健康、人脈、思維、文化等等;有形財富可以為資產、產物、遺物、貨幣等等。想要成功穫取財富,必須學會思辯,謹慎訣擇目標,自信主動行動。 ...
  • 古經拼接述文(修身篇)
    古經:四書五經 學家:儒學 述者:儒家的子弟及再傳子弟 譯者:四書之名始於宋代,五經之名始於漢武帝。(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 ) 文摘: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南宋朱熹所定義的四書<大學><論語><孟子><中庸> ...

最新回應

recent comment

留言版發言框

Copyright © 2023 HuLu葫蘆

Created By ThemeXpose